谒孤山林和靖处士祠

我识林居士,角巾老不妨。 文章馀琬琰,山水借声光。 老鹤迎人立,疏梅作意香。 谁言傍脩竹,配食水仙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谒(yè):拜访
孤山:指孤山林,地名
和靖:和平安定
处士:指隐士、居士
祠:祭祀之处
琬琰(wǎn yǎn):美玉
老鹤:指长寿的仙鹤
疏梅:指疏落的梅花
脩(xiū):修剪
水仙王:传说中的仙人

翻译

我曾拜访过孤山林的和靖处士祠,那位戴着角巾的老者。他的文章如同美玉般珍贵,山水间仿佛有着他的声音和光芒。一只老鹤迎接来访的人,疏落的梅花散发着幽香。谁说他身旁修剪的竹子,是为了配合食水仙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他虽年迈,却依然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诗人通过描写老者的居所和周围景物,展现了一种宁静、高雅的生活态度。老者与自然和谐相处,仿佛与山水、鸟兽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高尚品德的向往。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