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卜居

明时有遗逸,学稼老田园。 荷锸云千顷,归耕月满村。 郊原随步屧,田父共开樽。 引水蔬成亩,编篱花映门。 竹边行鸟雀,桑下散鸡豚。 晴日行看稼,白头坐弄孙。 年丰占木德,春到验梅根。 农事时相较,岁功日自论。 徵科吏未扰,耕凿俗相敦。 看结田神社,蹋歌笑语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遗逸:指被遗漏或遗忘的贤人。
  • 学稼:学习农耕。
  • 荷锸:扛着锹。
  • 郊原:郊外的平原。
  • 步屧:步行。
  • 开樽:开酒,指饮酒。
  • 引水:引导水流。
  • 蔬成亩:蔬菜种植成片,覆盖一亩地。
  • 编篱:编织篱笆。
  • 竹边行鸟雀:在竹林边行走,鸟雀飞翔。
  • 桑下散鸡豚:桑树下鸡和猪自由走动。
  • 占木德:占卜树木的生长情况,预测丰收。
  • 验梅根:观察梅树的根部,预测春天的到来。
  • 徵科:征收赋税。
  • 耕凿:耕田和凿井,指农耕生活。
  • 田神社:祭祀田神的社庙。
  • 蹋歌:边走边唱。

翻译

在明朝时期,有一位被遗忘的贤人,他选择在田园中学习农耕,终老于此。他扛着锹在云雾缭绕的田野中劳作,夜晚归家时,月光照亮了整个村庄。他常在郊外的平原上散步,与田父们共饮美酒。他引导水流灌溉蔬菜,编织篱笆,花朵映衬着家门。在竹林边行走,鸟雀飞翔,桑树下鸡和猪自由走动。晴天时,他看着庄稼生长,白发苍苍时,坐在那里逗弄孙儿。他通过观察树木的生长和梅树的根部,预测丰收和春天的到来。他讨论农事,日复一日地评估收成。征收赋税的官员未曾打扰,农耕生活习俗淳朴。他参与田神社的祭祀,边走边唱,笑声和谈话充满温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明朝时期的隐逸贤人在田园中的宁静生活。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诗人展现了主人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中“荷锸云千顷,归耕月满村”等句,以景寓情,表达了主人公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描绘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尊重。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