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瓦砚歌
汉日欲没众星紫,老瞒干天扰天纪。
身辞篡弑遗厥嗣,却付分香兼卖履。
铜爵高台五云里,声色娱人死无已。
西陵墓草青如洗,舞尘细逐歌声起。
台倾土荒产荆杞,遗瓦深川良有以。
豫章得之谀墓鬼,琢配翰墨象焦尾。
仍铭其阳志其喜,砚工文奇称二美。
陇西王孙武靖子,宝之不翅琼瑶比。
芳春燕客陈棐几,冷电晴云照秋水。
研辞释文拂尘滓,红丝无光马蹄毁。
邺城狐嘷豫章死,一甓千年置邮耳。
欲镌短歌愧无似,乞借挥毫删魏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雀:指铜雀台,曹操所建,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 瓦砚:用古建筑的瓦片制成的砚台。
- 老瞒:指曹操,因其字孟德,故有此称。
- 干天扰天纪:指曹操扰乱天下的秩序。
- 篡弑:指篡位和杀害君主。
- 遗厥嗣:留下他的后代。
- 分香兼卖履:指曹操的遗令,要求分香给诸夫人,并让她们学做鞋子卖,以自给自足。
- 铜爵:指铜雀台上的铜爵,象征着曹操的权力。
- 五云里:形容铜雀台高耸入云。
- 西陵:指曹操的陵墓。
- 舞尘细逐歌声起:形容墓前的歌舞场景。
- 台倾土荒产荆杞:形容铜雀台荒废,长满荆棘和枸杞。
- 遗瓦深川良有以:指遗留下来的瓦片被深埋在河川之中。
- 豫章: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谀墓鬼:指为墓地写赞美文字的人。
- 琢配翰墨象焦尾:指将瓦片加工成砚台,形状像焦尾琴。
- 仍铭其阳志其喜:指在砚台上刻字,表达主人的喜悦。
- 砚工文奇称二美:指砚台的制作工艺和上面的文字都很美。
- 陇西王孙武靖子:指陇西王的后代,武靖的儿子。
- 宝之不翅琼瑶比:将砚台视为珍宝,不亚于琼瑶。
- 芳春燕客陈棐几:形容春天宴请宾客的场景。
- 冷电晴云照秋水:形容砚台的光泽如秋水般清澈。
- 研辞释文拂尘滓:指用砚台研墨,书写文字,拂去尘埃。
- 红丝无光马蹄毁:形容砚台上的红丝纹路不再光亮,马蹄形的砚池也已损坏。
- 邺城:地名,曹操的都城,今河北省临漳县。
- 豫章死:指豫章的瓦片被制成砚台后,其原有的历史意义已死。
- 一甓千年置邮耳:指一块瓦片经历了千年,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 镌短歌愧无似:指想要刻写短歌,但感到自己无法胜任。
- 乞借挥毫删魏史:请求借用笔墨,来修改魏国的历史。
翻译
在汉朝日落时分,众星闪烁着紫色光芒,曹操扰乱了天下的秩序。他身负篡位和杀害君主的罪名,留下他的后代,却命令他们分香给诸夫人,并让她们学做鞋子卖,以自给自足。铜雀台高耸入云,五云缭绕,曹操的声色娱乐让人死而无憾。西陵墓草青翠如洗,墓前的歌舞场景中,舞尘随着歌声轻轻飘起。铜雀台已倾颓,土地荒芜,长满了荆棘和枸杞,遗留下来的瓦片被深埋在河川之中,这是有原因的。豫章的瓦片被制成砚台,形状像焦尾琴,上面刻有铭文,表达主人的喜悦。砚台的制作工艺和上面的文字都很美,被陇西王的后代,武靖的儿子视为珍宝,不亚于琼瑶。春天宴请宾客,砚台的光泽如秋水般清澈,用它研墨,书写文字,拂去尘埃。砚台上的红丝纹路不再光亮,马蹄形的砚池也已损坏。邺城的狐嘷和豫章的瓦片被制成砚台后,其原有的历史意义已死,一块瓦片经历了千年,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想要刻写短歌,但感到自己无法胜任,请求借用笔墨,来修改魏国的历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铜雀台瓦砚的描述,反映了曹操的历史影响及其后代的命运。诗中,铜雀台的兴衰象征着曹操权力的变迁,瓦砚则成为历史的见证。诗人通过对瓦砚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曹操篡位行为的批判,以及对魏国历史的反思。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邃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