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村
晓望嘉祥山,晚投孙家圈。
墟曲烟火乱,天高云景鲜。
道旁一废碑,纠结苔蔓缠。
知是古乡校,篆笔有瑶镌。
况兹邹鲁邦,文物自古先。
云何丧乱后,俎豆没戈鋋。
当时揖让地,草木牛羊膻。
方今际文明,百举无弃捐。
子产如可作,诸生思执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嘉祥山(jiā xiáng shān):地名,古代山名。 孙家圈:地名,古代村庄名。 墟曲(xū qū):村庄。 瑶镌(yáo juān):精美的雕刻。 邹鲁邦(zōu lǔ bāng):指邹国和鲁国,两国在古代的地理位置。 俎豆(zǔ dòu):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戈鋋(gē chán):古代兵器。 揖让(yī ràng):古代礼节,指让位相让。 子产(zǐ chǎn):古代贤臣名,指子产。 执鞭(zhí biān):指执政治权。
翻译
清晨眺望嘉祥山,傍晚投宿孙家圈。 村庄里炊烟袅袅,天空高远云景明丽。 路旁有一座废弃的石碑,被青苔藤蔓缠绕。 这里是古代乡村的标志,上面的篆刻非常精美。 更何况这里是邹国和鲁国相邻之地,文物自古就很丰富。 为何在战乱之后,祭祀用的器具和兵器都不见了。 当时这里是礼让之地,到处是草木和牲畜的气息。 如今正值文明时代,各种事业都在蓬勃发展。 如果能像子产那样贤明,年轻人们应当努力担负起责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村庄的景象,通过描述村庄的风景和历史遗迹,反映了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对比。诗人通过古村庄的景物,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当代社会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古代地名、礼仪、历史人物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社会的期许。整体氛围清新雅致,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