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蒋舜咨夜宴话别二首

吏散庭除静,筵开笑语亲。 不嫌通夕话,俱是异乡人。 岁月空双鬓,高深独此身。 相期树勋业,岭海正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庭除:庭院和台阶。
  • 筵开:宴席开始。
  • 通夕:整夜。
  • 异乡人:指在外的游子或旅人。
  • 双鬓:两边的鬓发,常用来形容年龄或岁月的痕迹。
  • 高深:此处指深远的思考或境界。
  • 相期:相互约定。
  • 勋业:功勋和业绩。
  • 岭海:指边远的山区和海边,泛指边疆地区。
  • 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或世俗的纷扰。

翻译

官吏们散去后,庭院和台阶显得格外静谧,宴席开始,我们笑着交谈,彼此感到亲近。 不介意整夜畅谈,因为我们都是身处异乡的人。 岁月已在我两鬓留下痕迹,而我独自沉浸在深远的思考中。 我们相互约定,要共同建立功勋和业绩,此刻边疆地区正是风尘仆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宴中的深情对话和别离的情景。诗中,“吏散庭除静”一句,既描绘了宴会前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后文通过“不嫌通夕话,俱是异乡人”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异乡生活的感慨。结尾的“相期树勋业,岭海正风尘”则展现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对边疆局势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