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时方伯顾与成参议见访山中

柴门车马藩侯重,下榻高谈尽日欢。 笑我风流丘壑相,对君倒着竹皮冠。 山中芝草阑干长,石上松阴空翠寒。 记得晦翁诗句好,一川风月要人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柴门(chái mén):指用柴草搭建的门,比喻质朴的生活环境。 藩侯(fān hóu):指边远地区的地方官。 芝草(zhī cǎo):传说中长生不老的草药。 阑干(lán gān):指门槛。 晦翁(huì wēng):指晦迹的老人,也指隐居的老人。

翻译

王与时方伯,顾与成参议,一同前来拜访山中。柴草搭建的门外停满了车马,边远地区的地方官下榻在这里,高谈笑语,一整天都充满了欢乐。他们笑我这个风流人物在山野间行走,我却对着你,倒戴着竹皮帽。山中长着传说中长生不老的芝草,门槛上的松树荫凉清幽。我记得晦迹的老人写的诗句多么美好,一路上的风景和月色都值得一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山中相遇的情景,通过描写山中的景物和人物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友谊、自然和诗意生活的向往。整体氛围清新淡雅,意境优美,展现了古代文人雅致的生活态度。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