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归山中草堂

生涯未了乌藤杖,裹足茅茨年复年。 报答清朝浑是句,破除尘事总宜眠。 生来白石仙人分,老结碧山学士缘。 剩有一裘行带索,等閒懒坐野狐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藤杖:一种用乌藤制成的拐杖。
  • 裹足:包裹脚部。
  • 茅茨:茅草覆盖的茅屋。
  • 清朝:这里指清晨。
  • 尘事:尘世的琐事。
  • 白石仙人: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在白石之间。
  • 碧山学士:隐居在碧山中的学者。
  • 一裘:一件皮袄。
  • :系带。

翻译

春天晚归山中的草堂,未完成的人生拄着乌藤拐杖,脚上裹着茅草,年复一年。清晨报答完了,只是一句话,破除尘世琐事,总是应该安眠。生来就像白石仙人一样清白,老了仿佛结缘于碧山学士。只剩下一件皮袄,随意地坐着,像野狐一样悠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境遇,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静自然的向往。隐士拄着乌藤杖,裹着茅茨,过着简朴自在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展现了隐士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