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门掩北城霞,庭空驾鹿车。 留题分贝叶,汲井落藤华。 不系元无住,忘生讵有家。 云归占杖锡,人到礼袈裟。 石响惟闻溜,灯明不碍纱。 徒劳诸弟子,香饭进胡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香林寺(xiāng lín sì):古代寺庙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霞(xiá):朝霞,早晨的红霞。 贝叶(bèi yè):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 汲井(jí jǐng):汲水。 藤华(téng huá):藤花,指藤蔓上的花朵。 元(yuán):本指原始、最初的。 杖锡(zhàng xī):拄杖,手杖;僧侣的法器之一。 礈裟(jiā shā):僧袍。 胡麻(hú má):一种作料,用来调味。

翻译

推开香林寺的大门,看不到晨曦的红霞,庭院里空荡荡的,只有一辆鹿车停在那里。 留下几行字在贝叶上,汲水的井边开满了藤蔓的花朵。 不知僧人是否还在这里居住,是否已经忘记了生活的归宿。 看着云归去,拄着手杖,穿着僧袍的人来到这里。 只听见石头响声,灯光透过纱幔,不会阻碍。 徒劳地为弟子们准备了香饭和胡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寺庙中的僧人生活场景,表现了僧人的清静与超脱。作者通过描写寺庙中的景物和僧人的行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寺庙之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神秘。

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4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