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躬 (gōng):亲自。
- 玄默 (xuán mò):深沉静默,指不轻易发言。
- 依稀 (yī xī):仿佛,隐约。
- 敦 (dūn):厚道,朴实。
- 俭朴 (jiǎn pǔ):节俭朴素。
- 听纳 (tīng nà):听取并采纳。
- 谦冲 (qiān chōng):谦虚退让。
- 祗 (zhǐ):仅仅,只有。
- 仁民 (rén mín):对人民仁爱。
- 振世 (zhèn shì):振兴国家。
- 耄齯 (mào ní):指年老的人。
- 至德 (zhì dé):最高的德行。
- 三十九年 (sān shí jiǔ nián):指唐尧帝在位的年数。
翻译
汉帝深沉静默,仿佛带有古代的风范。 他率先推崇节俭朴素,听取并采纳意见时总是谦虚退让。 他只有对人民仁爱的意愿,并没有振兴国家的显著功绩。 年老的人们歌颂他的至高德行,他在位的三十九年里。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汉帝的深沉与古风,强调了他的节俭朴素和谦虚退让的品质。诗中提到他没有显著的振兴国家之功,但他的仁民之心和对人民的关怀却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歌颂。通过对比“仁民意”与“振世功”,诗人表达了对内在品德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德行在于对人民的仁爱,而非外在的功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对古代帝王品德的理想化描绘。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过太清道院有感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十八 子思 》 —— [ 明 ] 孙承恩
- 《 有感故园和马西玄韵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元日元朝纪正元千官朝拱九重尊曙光微映苍龙阙晴旭徐升彩凤门湛露恩波来禁苑泰阶星耀接微垣小臣叨从群公后惭戴皇乾履厚坤 》 —— [ 明 ] 孙承恩
- 《 园居漫兴 》 —— [ 明 ] 孙承恩
- 《 拟题忠节祠次韵 》 —— [ 明 ] 孙承恩
- 《 读邯郸野老卫河谣小述三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七十八 谢文靖公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