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裋褐(shù hè):粗陋的衣服,古代多为贫苦人所穿。
- 据梧:倚靠在梧桐树下,比喻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 鸱鸢(chī yuān):两种鸟名,比喻小人或恶人。
- 鹓雏(yuān chú):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比喻贤士。
- 九歌:古代楚国的诗歌,这里指楚地的文化或风俗。
- 楚泽:楚地的湖泊或沼泽。
- 渔父:渔夫,这里可能指隐士。
- 五噫: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里可能指感叹或哀歌。
- 都门:京城的城门,代指京城。
- 赁夫:租屋居住的人,指贫穷的士人。
- 馔客(zhuàn kè):款待客人。
- 露笋:新鲜的竹笋。
- 霜菰(shuāng gū):经过霜冻的菰米,味道更佳。
- 养鷇(yǎng kòu):养育幼鸟。
- 鸡成匹:成对的鸡。
- 锦翼花:形容鸡的羽毛色彩斑斓。
翻译
穿着粗布衣裳在山中自在地倚靠梧桐,鸱鸢怎能计谋威胁到鹓雏。 在楚地的湖泊边随渔夫吟唱九歌,在京城的门前识得赁夫吟唱五噫。 春日里用丰富的露笋款待客人,厨房中晚饭有足够的霜菰供应。 云中养育的幼鸟成双成对,锦翼花般的鸡儿依次呼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裋褐山中”、“九歌楚泽”、“五噫都门”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
尹台的其他作品
- 《 送兴化李太史奉使衡藩便省 》 —— [ 明 ] 尹台
- 《 赠铨卿沈观颐郎中考绩北上 》 —— [ 明 ] 尹台
- 《 泷江别一崖奉常阳溪侍御一首 》 —— [ 明 ] 尹台
- 《 时数日不雨宴亭中乃忽交澍喜甚有作 》 —— [ 明 ] 尹台
- 《 夜过宝应湖作 》 —— [ 明 ] 尹台
- 《 次董太史赠万鹿园总戎之作二首 》 —— [ 明 ] 尹台
- 《 送史簿调阳江 》 —— [ 明 ] 尹台
- 《 归兴二首用少宰张文邦先生韵 》 —— [ 明 ] 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