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宫赞达夫惠寄移居之作次答四首

· 尹台
已谢荣名甘草茹,真成幽迹抗林居。 御风列子泠然善,隐几南綦㗳尔虚。 秪笑儒流遗自性,竟从禅谛觅真如。 玄珠象罔迷求索,始悟斲轮欲弃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荣名:显赫的名声。
  • 甘草茹:比喻平淡的生活。甘草,一种常见的草药,茹,吃。
  • 幽迹:隐居的踪迹。
  • 抗林居:在林中高处居住,指隐居。
  • 御风列子:指列子乘风而行,比喻超脱世俗。
  • 泠然:清凉的样子,这里形容心境的宁静。
  • 隐几南綦:隐几,倚着几案;南綦,指南方,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㗳尔虚:㗳,同“淡”,淡泊;尔,如此;虚,空灵。
  • 儒流:儒者,指儒家学者。
  • 自性:本性,指人的本真状态。
  • 禅谛:佛教中的真理。
  •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
  • 玄珠象罔:玄珠,指深奥的道理;象罔,指模糊不清的境界。
  • 迷求索:迷失在追求中。
  • 斲轮:斲,砍;轮,车轮,这里比喻世俗的束缚。
  • 弃书:放弃读书,指放弃世俗的知识和追求。

翻译

已经谢绝了显赫的名声,甘愿过着平淡的生活,真正成为了隐居的踪迹,在林中高处居住。像列子乘风而行一样超脱世俗,心境清凉宁静,倚着几案在南方隐居,淡泊空灵。只是笑那些儒者失去了自己的本性,竟然要从佛教的真理中去寻找真实。深奥的道理和模糊的境界让人迷失在追求中,才明白砍掉世俗的束缚,想要放弃读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已谢荣名甘草茹”一句,即表明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态度,而“真成幽迹抗林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后文通过对儒者与禅宗的对比,以及对“玄珠象罔”和“斲轮”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知识的批判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