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仲缙感怀韵

东京多节士,我怀管幼安。 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 子鱼不相谅,高位屡超迁。 腐鼠欲见污,闻之愧心颜。 皓皓由夷姿,迥出两汉前。 彼哉阿世者,变灭同飞烟。 荣华神所戏,贫贱节斯完。 此道匪难知,胡人为不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京:指东汉时期的都城洛阳。
  • 管幼安:即管宁,东汉末年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宠禄:指朝廷的恩宠和官职。
  • 子鱼:指子思,孔子的孙子,这里可能指那些不理解管宁的人。
  • 腐鼠:比喻卑贱或无价值的东西。
  • 皓皓:明亮洁白的样子。
  • 由夷:指由余,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以廉洁著称。
  • 阿世:迎合世俗。
  • 变灭:变化消逝。
  • 胡人: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

翻译

东汉时期有许多节操高尚的士人,我特别怀念那位名叫管幼安的隐士。他超然于尘世之上,对于朝廷的恩宠和官职从不妥协。那些不理解他的人,却屡次提升到高位。他听到有人用卑贱的东西来污蔑他,感到非常惭愧。他的品格明亮洁白,廉洁如春秋时期的由余,远超两汉时期的其他人。那些迎合世俗的人,他们的名声和地位如同飞烟一样变化消逝。神明戏弄着荣华富贵,而贫贱却能保持节操的完整。这种道理并不难理解,但为何那些边疆民族的人却不明白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东汉隐士管幼安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高节操的崇敬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诗中,“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描绘了管幼安超脱世俗的形象,而“腐鼠欲见污,闻之愧心颜”则反映了他对清白名声的珍视。最后,作者通过对“荣华神所戏,贫贱节斯完”的阐述,强调了贫贱中保持节操的重要性,并对那些不理解这一道理的“胡人”表示了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