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书事二首

斧扆临轩几砚闲,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斧扆(fǔ yǐ):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风,象征皇权。
  • 临轩:皇帝在殿堂前檐下的平台接见臣属。
  • 几砚:指放置在几案上的砚台,用于书写。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
  • 天语:皇帝的话语。
  • 挥毫:用毛笔写字。
  • 香烟:指熏香或香炉中的烟。

翻译

皇帝坐在殿堂前的平台上,几案上的砚台闲置着,春风温和,充满了皇帝的和颜悦色。 细心聆听皇帝的话语,长时间地挥笔书写,最后带着两袖的香烟返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媚春日里,皇帝在宫中处理政务的场景。诗中“斧扆临轩”和“几砚闲”描绘了皇帝的尊贵与闲适,而“春风和气满龙颜”则进一步以春风的温暖和煦来比喻皇帝的慈祥和悦。后两句“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则表现了皇帝认真听取臣子意见并亲自批阅文书的情景,以及他身上带着的香烟,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庄重。整体上,诗歌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与仁慈,以及宫廷的宁静与和谐。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