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胡竺西山人被絷有怀二首

长铗今何适,从军赴桂林。 谈天时网密,逐客庙谟深。 寥落词人赋,凄凉国士心。 沅湘何处望,愁绝雁书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铗(jiá):长剑,这里指代携带长剑的武士或侠客。
  • 何适:何往,去哪里。
  • 从军:参军,加入军队。
  • 桂林: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 谈天:谈论时事。
  • 时网密:比喻当时的法网严密,指政治环境严峻。
  • 逐客:被放逐的人,这里指被贬谪的官员。
  • 庙谟(mó):朝廷的谋略或政策。
  • 寥落:稀少,冷清。
  • 词人赋:指文人的诗赋。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 沅湘:沅江和湘江,在今湖南省,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雁书:指书信,古代传说雁能传递书信。

翻译

长剑侠客今何往,参军前往桂林地。 谈论时事网密布,逐客政策深且严。 文人诗赋稀少见,国家英才心凄凉。 遥望沅湘何处是,忧愁深重信难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胡竺西山人被拘禁的深切关怀和忧虑。诗中,“长铗今何适”一句,以长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武士形象,同时“从军赴桂林”则透露了友人的去向和处境。后句“谈天时网密,逐客庙谟深”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严峻和朝廷对异己的严厉态度。诗的下半部分,“寥落词人赋,凄凉国士心”则抒发了对文人境遇的同情和对国家英才的哀悼。结尾“沅湘何处望,愁绝雁书沉”更是以沅湘的遥远和雁书的沉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友人的深切关注。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