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课雪夜讲庄义

寒风吹朔雪,霏霏日云暮。 广庭列瑶阶,空林挺琼树。 有伟高堂上,宗工陈矩度。 抠衣侍绛帷,悬河启谆谕。 大道既具陈,玄史亦纷骛。 载阐南华篇,探彼环中趣。 卓哉漆园吏,齐论归逍遥。 葆光守天府,泰宇悬高标。 乘元御六气,九万恣扶摇。 解牛怅四顾,梦蝶纷飘飖。 大知一万物,众籁空调刁。 太息至人远,梦觉何寥寥。 蟪蛄与彭祖,物化竞一朝。 指马得真诠,心斗聿云消。 归去夜未艾,三尺方瀌瀌。 嘘㗳不得寐,隐几坐萧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霏霏(fēi fēi):形容雪花纷纷扬扬的样子。
  • 瑶阶(yáo jiē):美玉砌成的台阶,形容台阶的华美。
  • 琼树(qióng shù):形容树枝上积雪如琼玉般美丽。
  • 宗工(zōng gōng):指宗师或高僧。
  • 矩度(jǔ dù):规矩,法则。
  • 绛帷(jiàng wéi):红色的帷幕,指讲学的场所。
  • 悬河(xuán hé):比喻说话滔滔不绝。
  • 谆谕(zhūn yù):恳切地教导。
  • 玄史(xuán shǐ):指深奥的道理或历史。
  • 纷骛(fēn wù):纷乱地追求。
  • 南华篇(nán huá piān):指《庄子》。
  • 环中趣(huán zhōng qù):指《庄子》中的哲学思想。
  • 漆园吏(qī yuán lì):指庄子,因其曾为漆园吏。
  • 葆光(bǎo guāng):保持光明。
  • 天府(tiān fǔ):指心,内心的宝库。
  • 泰宇(tài yǔ):指宇宙。
  • 乘元(chéng yuán):驾驭元气。
  • 六气(liù qì):指自然界的六种气象。
  • 扶摇(fú yáo):形容上升的样子。
  • 解牛(jiě niú):指《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故事。
  • 梦蝶(mèng dié):指《庄子》中的庄周梦蝶故事。
  • 飘飖(piāo yáo):飘动,摇曳。
  • 大知(dà zhī):指广博的知识。
  • 众籁(zhòng lài):指各种声音。
  • 空调刁(kōng tiáo diāo):指声音的调节。
  • 太息(tài xī):深深地叹息。
  • 至人(zhì rén):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梦觉(mèng jué):从梦中醒来。
  • 寥寥(liáo liáo):形容空旷,寂静。
  • 蟪蛄(huì gū):一种昆虫。
  • 彭祖(péng zǔ):传说中的长寿者。
  • 物化(wù huà):指事物的变化。
  • 指马(zhǐ mǎ):指《庄子》中的指鹿为马故事。
  • 真诠(zhēn quán):真正的解释。
  • 心斗(xīn dòu):内心的斗争。
  • 瀌瀌(biāo biāo):形容雪下得很大。
  • 嘘㗳(xū tà):叹息声。
  • 隐几(yǐn jī):依靠着几案。
  • 萧条(xiāo tiáo):形容寂静,冷清。

翻译

寒风中吹来了北方的雪,雪花纷纷扬扬,太阳渐渐西沉。广阔的庭院里,美玉般的台阶排列着,空旷的林中,树枝上的积雪如琼玉般美丽。在那宏伟的高堂之上,宗师般的工匠们按照规矩法则行事。我提着衣襟侍立在红色的帷幕旁,听着滔滔不绝的讲学,接受着恳切的教导。大道已经详细陈述,深奥的道理和历史也纷乱地追求。我们探讨《庄子》,探索其中的哲学思想。庄子这位漆园吏真是卓越,他的齐物论归于逍遥。他保持内心的光明,守护着内心的宝库,宇宙悬挂着高远的目标。驾驭着元气,驾驭着自然界的六种气象,如同九万里高空的扶摇直上。庖丁解牛时四顾茫然,庄周梦蝶时飘摇不定。广博的知识涵盖万物,各种声音调节着声音。深深地叹息,至人的境界遥远,从梦中醒来,感觉空旷寂静。蟪蛄和彭祖,事物的变化竟在一朝之间。通过指鹿为马的故事得到真正的解释,内心的斗争终于消散。归去时夜还未深,三尺厚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我叹息着无法入睡,依靠着几案坐着,感受着寂静和冷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雪夜讲学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庄子哲学思想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大道的追求和对至人境界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瑶阶”、“琼树”、“悬河”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引用和解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