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梦二首

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 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 良无波涛惊,似有云气绕。 临流羡且观,不知床月皎。 记念在恍忽,踌蹰至天晓。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化人:指变化多端的人,这里可能指梦中的幻象。
  • :欺骗,这里指梦中的幻象欺骗了作者。
  • 萍与藻:水中的浮萍和藻类植物。
  • 淫裔:形容游鱼游动的样子,这里指游鱼游动得非常美丽。
  • 鲜姣:美丽,美好。
  • 云气绕:形容水面上的雾气缭绕。
  • 床月皎:床前的月光皎洁。
  • 恍忽:模糊不清,这里指梦境中的景象。
  • 踌蹰:犹豫,徘徊。

翻译

梦中我跟随变化多端的人游玩,他们用奇妙的幻象欺骗了我。 平坦的地面上开辟了一条清澈的水渠,水中有浮萍和藻类植物。 几条游鱼在水中游动,它们游动的姿态非常美丽。 水面上没有波涛的惊扰,却似乎有云雾缭绕。 我站在水边羡慕地观看,不知不觉中月光已经洒满了床前。 我试图记住这模糊不清的梦境,犹豫不决直到天亮。 梦中的幻象已经消失,醒来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梦境中的奇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留恋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化人”、“清渠”、“萍与藻”、“游鱼”等,构建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同时,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差异,突出了梦境的美好和现实的平淡,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