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文皇太子挽诗八章

懿文光典册,善美过昭明。 历数归元子,哀荣动圣情。 神灵游帝所,陵寝镇天京。 诔德南郊在,千秋有颂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懿文:美好的文辞。
  • 典册:指典籍和册书,这里指重要的文献或记录。
  • 善美:善良和美好。
  • 昭明:光明,显赫。
  • 历数:历法,这里指天命或天意。
  • 元子:天子或皇太子。
  • 哀荣:指死后得到的尊荣。
  • 圣情:皇帝的感情。
  • 神灵:指皇太子的灵魂。
  • 帝所:天帝的居所,即天界。
  • 陵寝:帝王的坟墓。
  • 天京:指京城,这里特指皇城。
  • 诔德:赞美死者德行的文章或言辞。
  • 南郊: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 颂声:赞美之声。

翻译

美好的文辞闪耀在典籍之中,善良与美好超越了显赫的光辉。 天命归于皇太子,他死后的尊荣感动了皇帝的情感。 他的灵魂已游历至天帝的居所,他的陵墓镇守着京城。 在南郊赞美他的德行,千秋万代都有颂扬他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皇太子的文采与德行,以及他死后的尊荣。诗中,“懿文光典册”一句,既表达了皇太子文辞的美好,也暗示了他在文化上的贡献。而“历数归元子”则强调了皇太子身份的尊贵和天命所归。后两句通过对皇太子灵魂归天和陵墓镇守京城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不朽与尊荣。最后,南郊的诔德和千秋的颂声,更是将皇太子的德行和影响推向了永恒。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皇太子的崇高地位和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尽得其学。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修《太祖实录》,为总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有《逊志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