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中丞总理河漕

阳九终疑数未真,江淮保障属贞臣。 风霆立破千妖胆,雨露能销万里尘。 泽国方多沉后灶,河堤更少负馀薪。 东南半壁归军府,珍重艰危报主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九:指九州,泛指中国。
  • 贞臣:忠诚可靠的臣子。
  • 风霆:比喻威力或行动迅速。
  • 泽国:指水乡,多指江南地区。
  • 沉后灶:指沉没在水中的灶台,比喻水灾严重。
  • 负馀薪:指背负剩余的柴火,比喻生活艰辛。
  • 军府:指军事指挥中心。
  • 艰危:艰难危险的情况。

翻译

对于九州的命运,我始终怀疑那些预言的真实性,但江淮地区的安全却依赖于忠诚的臣子。 他的威力如风雷般迅速击破了无数妖魔的胆量,他的恩泽如雨露般滋润,消除了万里尘埃。 江南水乡虽然常常遭受水灾,但河堤上却很少有人背负剩余的柴火,生活艰辛。 东南半壁的安全归功于军府的指挥,珍视并勇敢面对艰难危险,以报答主上的信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忠诚臣子的赞扬和对国家安全的关切。诗中,“风霆立破千妖胆,雨露能销万里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忠诚臣子的威力和恩泽。同时,通过对“泽国方多沉后灶,河堤更少负馀薪”的描绘,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艰难生活。最后,诗人强调了军府在保障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对忠诚臣子勇敢面对艰难危险,报答主上信任的敬佩之情。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