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契阔:久别重逢。
- 盍簪:朋友聚会。
- 邮签:驿站的签牌,这里指书信。
- 海门:指海边。
- 青丝鞚:青丝制成的马缰,这里指马。
- 岳观:高大的建筑。
- 白玉函:白玉制成的匣子,比喻珍贵之物。
- 明珠: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 春草:春天的草,象征生机。
- 宜男:适宜男子,这里指适宜男子的事物。
- 时艰:时局艰难。
- 匡辅:辅助,帮助。
- 星华:星光。
- 斗南:北斗星的南方,比喻方向或目标。
翻译
久别重逢,我怀念着与你的聚会,花前惆怅地发送书信。 我缓缓地来到海边,却未能见到那高大的建筑中的珍贵之物。 我曾珍惜如明珠般的人或物,如今却知道春天的草更适合男子。 时局艰难,正需要你的辅助,我们一起指向那星光所在的南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久别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艰难的感慨。诗中通过“契阔多年想盍簪”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时艰正复资匡辅”则体现了对友人辅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的关切。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夏日从冯葛二太史游碧云寺十韵 》 —— [ 明 ] 于慎行
- 《 凤台曲 》 —— [ 明 ] 于慎行
- 《 纪赐四十首丙子二月初与经筵进讲纪述 》 —— [ 明 ] 于慎行
- 《 代送刘侍御出按滇南十韵 》 —— [ 明 ] 于慎行
- 《 秋日荅常心吾中丞寄问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中秋同诸友南溪望月 》 —— [ 明 ] 于慎行
- 《 三阳观木末亭晚眺因迟可大未至 》 —— [ 明 ] 于慎行
- 《 太虚亭望金陵亭在摄山绝顶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