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春风吹梦绿云端,此际思君蕙草寒。 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 天禄藏书如可校,青藜夜色许谁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蕙草: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北海:古代指现在的渤海,这里可能指代北方的文化或学术中心。
  • 邺都:古代魏国的都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是古代文化名城,这里用来指代文化繁荣的地方。
  • 斗畔:斗星旁边,古代常用来比喻高远或尊贵的位置。
  • 精气:指人的精神或才华。
  • 樊中:樊笼之中,比喻束缚或限制。
  • 羽翰:羽毛和笔,比喻文采或才华。
  • 天禄: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指代皇家图书馆。
  • 青藜:古代照明用的藜火,这里指学问的光辉。

翻译

春风吹拂着梦境,绿意盎然地升至云端,此时此刻,我思念着你,如同寒冷中的蕙草。 你的才华在北海之地应当震动世人,你的词赋在邺都早已登上文坛的高峰。 常常在斗星之旁探寻你的精气,转而在樊笼之中惋惜你的文采与才华。 如果天禄藏书可以校对,那学问的光辉在夜晚又允许谁来观赏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春风、绿云、蕙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诗中“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展现了友人的卓越才华和在文坛上的显赫地位。后两句则通过“斗畔占精气”和“樊中惜羽翰”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珍视,也隐含了对现实束缚的无奈。结尾的“天禄藏书”和“青藜夜色”则寄托了对学问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