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耕夫

· 于谦
倚门皓首老耕夫,辛苦年年叹未苏。 桩木运来桑柘尽,民丁抽后子孙无。 典馀田宅因供役,卖绝鸡豚为了逋。 安得岁丰输赋蚤,免教俗吏横催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皓首:白头,指年老。
  • 未苏:未复苏,未恢复。
  • 桩木:指用于建筑或其他工程的木材。
  • 桑柘:桑树和柘树,古代常用于养蚕。
  • 民丁:指成年男子,这里指被征召服役的人。
  • 典馀:典当剩余的财产。
  • 了逋:了结拖欠的债务。
  • 岁丰:丰收之年。
  • 输赋:缴纳赋税。
  • 俗吏:指普通的地方官员。

翻译

倚靠在门边的白发老农夫,年复一年辛苦劳作,感叹生活未有丝毫改善。 运来的木材用尽了桑柘,成年男子被征召后,家中连子孙都无人。 典当了剩余的田宅来供役,卖掉了所有的鸡豚来偿还拖欠的债务。 多么希望每年都能丰收,早早缴纳赋税,免得那些粗暴的官员横加催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的艰苦生活,通过老耕夫的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民在重税和徭役下的悲惨境遇。诗中“桩木运来桑柘尽,民丁抽后子孙无”生动展现了农民因国家征用而失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困境。末句“安得岁丰输赋蚤,免教俗吏横催租”表达了对丰收和减轻赋税的深切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地方官员的苛政和农民的无助。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对农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