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屈指:计算。
- 中原:指中国。
- 方轨:并行,比喻竞争。
- 畏路:艰难的道路。
- 拂衣:拂袖,表示不满或愤怒。
- 病色:因病而显得憔悴的面色。
- 高千古:超越千古,形容极高。
- 穷愁:贫穷和忧愁。
- 沮溺:沮丧和溺爱,指消极的情绪。
- 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用于耕作。
- 汶阳田:汶水之阳的田地,比喻理想中的安居乐业之地。
翻译
计算着人世间的岁月,名声的成就岂是偶然。 中原大地竞争激烈,艰难的道路上人们拂袖表示不满。 因病而显得憔悴的面色,超越千古,贫穷和忧愁成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没有了消极的情绪和溺爱,难以与理想中的安居乐业之地相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艰辛和名声追求的深刻感悟。诗中,“屈指人间世,名成岂偶然”反映了作者对名声成就的看法,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经历挑战。后文通过“中原方轨在,畏路拂衣偏”描绘了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不满情绪。最后,“病色高千古,穷愁自一天”以及“可无沮溺耒,难并汶阳田”则抒发了作者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赠俞山人允文 》 —— [ 明 ] 王世贞
- 《 登岱六首 》 —— [ 明 ] 王世贞
- 《 作蚕丝 》 —— [ 明 ] 王世贞
- 《 应城陈令自贵竹枉驾弇园小宴分韵得开字中字 》 —— [ 明 ] 王世贞
- 《 再赠子与十绝子与行余既以长歌饯别矣临岐怅然飞龙之乖隔羽翼之无从也因复为十绝以吴音度之栈马踯躅行徒掩涕矣 》 —— [ 明 ] 王世贞
- 《 范子将有金陵之游赋此为赠且复招之 》 —— [ 明 ] 王世贞
- 《 同诸公游高坐寺登雨花台 》 —— [ 明 ] 王世贞
- 《 送谢太常博士谢曾使琉球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