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保刘文安公:指刘文安,明代官员,太保是官职名,刘文安公是对其的尊称。
- 衡门:指简陋的门,比喻隐居或清贫的生活。
- 禅辞:指禅让的辞令,即帝王让位的文书。
- 中使:宫中的使者。
- 汾曲:地名,指汾河流域,这里指帝王所在之地。
- 遗墨:遗留下来的书法或文字。
- 汗青:史书,指历史记载。
- 扬子易:指扬雄的《太玄》,是一部哲学著作。
- 覆人瓶:比喻掩盖或毁灭他人的名声或成就。
翻译
谁说隐居之后,文章就不再流传于朝廷? 禅让的辞令由宫中使者询问,帝王在汾曲之地聆听。 一代人尊崇遗留下来的文字,千秋万代都让位于历史的记载。 最可怜的是扬雄的《太玄》,只被用来掩盖他人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文安公的敬仰和对历史记载的尊重。诗中,“衡门”与“汉廷”形成对比,强调了即使隐居,文章依然能够影响朝廷。通过“禅辞”和“汾曲”的描绘,展现了刘文安公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最后两句则通过扬雄的《太玄》与“覆人瓶”的比喻,暗示了历史上某些伟大作品的命运,以及对刘文安公成就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杂言五首大言 》 —— [ 明 ] 王世贞
- 《 赠曹子念偕舍弟游燕三绝句 其一 》 —— [ 明 ] 王世贞
- 《 过徐徵君作 》 —— [ 明 ] 王世贞
- 《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七 惟泰元 》 —— [ 明 ] 王世贞
- 《 杨文学伯翼翛园 》 —— [ 明 ] 王世贞
- 《 寄答曾司马以三 》 —— [ 明 ] 王世贞
- 《 封户部大夫次泉李德润先生其先自关中徙豪卫京师遂为京师人补博士弟子通经术有声而不获第有子今仪部君早达以其官封先生不色喜惟杜门读书缮性而已仪部用直言获谴先生不色忧旋被召迁今官迎先生养先生亦不色喜其夷然泊然者如故也弇州生闻之曰先生其有道者欤选部魏子曰子以先生有道者则子之言遍天下而乃啬于有道者何也辞弗获已为古风一章歌以寿之 》 —— [ 明 ] 王世贞
- 《 送仲氏敬美视关中学政时皈心道门兹行染指而已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