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可大南还三首
驱车渔阳坂,四野何苍苍。
我友驾言迈,去去天一方。
踟蹰一斗酒,相送渡河梁。
岂无弦歌曲,可以佐杯觞。
仰视浮云驰,苍白忽相望。
黄鹄一为别,悲鸣声正长。
何况同心子,当为参与商。
人生如浮梗,良会安可常。
俛仰感平生,岂不结中肠。
愿为双飞翼,送子以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渔阳坂: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驾言迈:驾车远行。
- 踟蹰:徘徊不前。
- 弦歌曲:指音乐。
- 浮云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迅速。
- 黄鹄:一种大鸟,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志向或离别之情。
- 同心子:心意相通的朋友。
- 参与商:参星和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朋友难以相见。
- 浮梗:漂浮的草梗,比喻人生无常。
- 俛仰:俯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 结中肠:内心深处感到痛苦。
- 双飞翼:比喻相伴同行。
翻译
在渔阳坂驱车而行,四周的景色苍茫一片。我的朋友即将远行,前往遥远的天边。我们在渡口徘徊,举杯相送。虽然没有音乐助兴,但足以表达我们的情感。抬头望去,浮云迅速飘过,苍白之间忽然相隔。黄鹄一旦分别,悲鸣声显得格外悠长。更何况是心意相通的朋友,如同参星和商星,难以相见。人生如同漂浮的草梗,美好的相聚怎能常有。在短暂的时间里感慨一生,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愿我们能像一双飞翔的翅膀,送你远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苍茫的自然景象和悲鸣的黄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人生的无常感慨。诗中运用了浮云、黄鹄等意象,增强了离别的哀愁氛围。结尾的“愿为双飞翼,送子以翱翔”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厚的情谊。
于慎行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1370篇诗文
于慎行的其他作品
- 《 甲午五月朱可大自江右来访相见喜极对酒放歌 》 —— [ 明 ] 于慎行
- 《 三阳观木末亭晚眺因迟可大未至 》 —— [ 明 ] 于慎行
- 《 春日过李宛平于美 》 —— [ 明 ] 于慎行
- 《 忆远集句 》 —— [ 明 ] 于慎行
- 《 子夜歌十二首 其九 》 —— [ 明 ] 于慎行
- 《 正月四日香山寺阁同侯大将军送孙湛明侍御北上二首 》 —— [ 明 ] 于慎行
- 《 游仙词四首赠三阳观昝云山道士 》 —— [ 明 ] 于慎行
- 《 送习豫南太史谪居闽中二首 其二 》 —— [ 明 ] 于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