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庐陵龚大尹北觐

· 尹台
渤海单车汉治传,风流远裔振兹年。 青霄自下王乔舄,白日长横宓子弦。 此别双鱼慰何日,相思一雁下遥天。 汉庭恒召洛阳俊,宣室悬知席易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渤海:古代地名,指渤海地区。
  • 单车:指单人匹马,形容官员简朴出行。
  • 汉治:汉朝的治理,此处指汉朝的政绩和治理方式。
  • 风流:指才华横溢,有文采。
  • 远裔:远代的子孙,指后裔。
  • 振兹年:振兴于这个时代。
  • 王乔舄:王乔,汉代官员,舄(xì),古代的一种鞋,此处比喻王乔的官职。
  • 宓子弦:宓子,宓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弦,弓弦,比喻权力。
  • 双鱼:古代书信的代称。
  • 一雁:比喻传递书信的使者。
  • 汉庭:汉朝朝廷。
  • 恒召:经常召见。
  • 洛阳俊:洛阳的才俊,指有才能的人。
  • 宣室:汉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 悬知:预知,猜测。
  • 席易前:席位容易得到,指容易得到重用。

翻译

渤海地区的简朴治理传承了汉朝的政绩,才华横溢的后裔在这个时代振兴。 王乔的官职如同青霄中自降的仙履,宓羲的权力如同白日中长存的弓弦。 这次分别后,何时能收到你的书信,相思之情随着传递书信的使者飞向遥远的天际。 汉朝朝廷经常召见洛阳的才俊,预知在朝廷中得到重用是容易的。

赏析

这首诗是尹台送别庐陵龚大尹北上的作品,通过对比汉朝的治理和当代的振兴,表达了对龚大尹才华和未来的高度评价。诗中运用了王乔舄和宓子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龚大尹的官职和权力。后两句则通过书信和使者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预祝其在朝廷中能够得到重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尹台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