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锡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顾少参与成:顾少参,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参与成,指参与某事的完成。
- 俯仰:上下观察。
- 铭地语:刻在地上的话语,指石塔上的铭文。
- 试补天功:尝试弥补天地的不足,比喻重大的贡献或努力。
- 雷将化雨:雷声预示着即将下雨,比喻即将有大的变化或行动。
- 春回蛰:春天来临,冬眠的动物苏醒,比喻生机勃勃。
- 斗避文星:斗,北斗星;避,避开;文星,文曲星,古代认为掌管文学的星宿。
- 夜起虹:夜晚出现彩虹,比喻奇迹或不寻常的现象。
- 落成:指建筑物完工。
- 望湖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一樽同:一起饮酒。
翻译
东峰的石塔与西峰相对,云彩时而在上时而在下,俯仰之间观察着。 石塔上的铭文历经万古不曾磨损,而百年间又有谁能尝试去弥补天地的不足呢? 雷声预示着春雨将至,万物复苏;北斗星避开文曲星,夜晚竟出现了彩虹。 不知何时石塔能完工,我必须去报告,届时我们将在望湖亭上共饮一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锡山东西两峰间石塔的景象,通过云彩的变幻、石塔铭文的永恒、以及自然现象的奇妙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诗中“万古不磨铭地语,百年谁试补天功”一句,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又暗含了对人类努力的期待。结尾处期待石塔完工,与友人共饮,流露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