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五首

转战桑乾夜,匈奴半遁逃。 边烽随鼓歇,海月傍营高。 总笑探囊易,谁言破竹劳。 指时龙阙下,朝服换新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转战:连续在不同地方作战。
  • 桑乾:古代河流名,今称桑干河,流经河北和北京一带。
  • 边烽:边境上的烽火,用以传递敌情。
  • 随鼓歇:随着战鼓声的停止而熄灭。
  • 海月:这里指夜晚的月亮,因其高悬如在海上,故称。
  • 傍营高:靠近军营,高高悬挂。
  • 探囊:比喻事情容易,如同伸手入囊中取物。
  • 破竹:比喻事情进展顺利,如同破竹般势不可挡。
  • 龙阙:指皇宫,皇帝的居所。
  • 朝服:官员上朝时穿的正式服装。

翻译

在桑乾河畔连续作战至夜,匈奴人已半数逃遁。 边境的烽火随着战鼓声的停息而熄灭,海上的月亮高悬在军营旁。 总是笑谈取得胜利如同探囊取物般容易,谁能说这胜利来得不费吹灰之力。 预见着在皇宫之下,朝服将换上新的袍子,以示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军在边境与匈奴作战的场景,通过“转战桑乾夜”和“边烽随鼓歇”等句,生动地再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战斗的激烈。诗中“总笑探囊易”一句,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战胜敌人的自信和胜利的喜悦。结尾的“朝服换新袍”则预示着战后的荣耀和升迁,体现了诗人对战争胜利后美好未来的憧憬。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