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明日作

· 邵宝
明农疏入兴超然,刚道艰危已济川。 晚岁乐无司马独,盛时忧有范公先。 三朝天为留平格,一语民曾解倒悬。 纵是门人脩谱录,隐功阴德恐难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农:指明白农业的重要性和规律。
  • 疏入:指上疏给皇帝。
  • 兴超然:指心情超脱,不受世俗所累。
  • 刚道:指坚定的道路或原则。
  • 艰危:艰难危险。
  • 济川:渡过河流,比喻度过难关。
  • 晚岁:晚年。
  • 司马独:指司马迁,因其被宫刑,故称“独”。
  • 盛时:盛世。
  • 范公先:指范仲淹,因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
  • 三朝:指连续的三个朝代。
  • 平格:指公正的品格。
  • 一语:一句话。
  • 解倒悬:比喻解救危难。
  • 门人:学生,弟子。
  • 脩谱录:编写家谱或记录。
  • 隐功阴德:不为人知的功德。

翻译

明白农业的重要性和规律后,上疏给皇帝,心情超脱,不受世俗所累。 刚说艰难危险已经渡过,晚年没有司马迁那样的孤独,盛世中却有范仲淹那样的先忧。 连续三个朝代都保留了公正的品格,一句话就能解救危难。 即使门人编写家谱或记录,那些不为人知的功德恐怕也难以传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对比司马迁和范仲淹,作者展现了自己对坚定原则和先天下之忧的认同。同时,诗中提到的“三朝天为留平格”和“一语民曾解倒悬”,体现了作者对公正和解救危难的重视。最后,作者对那些不为人知的功德的担忧,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传承的深刻关注。

邵宝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授许州知州,躬课农桑,仿朱熹社仓,立积散法。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教人以致知力行为本,革数十年不葬亲之俗,奏请停开银矿。宁王朱宸濠索诗文,峻却之。正德四年迁右副御史,总督漕运,忤刘瑾,勒致仕。瑾诛,升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恳辞。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