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侯寄陈留公砥柱障子并诗予为作歌

东吴顾子相公客,扫绢画水复画石。天冲地击河怒号,嶷嶷一柱当洪涛。 突立固知气势稳,鼓荡转见孤棱高。淋漓新题墨犹湿,封缄远寄心诚劳。 昔公平章握军国,执义委有排山力。甚哉赣如汉汲黯,老而纯过唐师德。 言违谏阻去何决,群倩众怒不动色。同时门客顾最亲,隔绝梦寐怀伟人。 峨峨砥柱公实伦,顾也歌之情句真。画者谁子笔更新,数尺绢面开嶙峋。 遂令观者重回首,堂上恍忽河声吼。嵚岒若遘虎豹踞,蹙沓似睹蛟龙走。 奇怪常虞霹雳夺,孤危定遣神明守。君不见鳌极有时臲,昆崙有时翻,柱乎柱乎永且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砥柱(dǐ zhù):原指黄河中的砥柱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大局的人。
  • 天冲地击:形容声势浩大,冲击力极强。
  • 嶷嶷(nì nì):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 孤棱(gū léng):孤立而尖锐的样子。
  • 汲黯(jí àn):汉代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 师德(shī dé):指唐代的魏征,以忠诚和智慧著称。
  • 赣如(gàn rú):形容坚定不移。
  • 嵚岑(qīn cén):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 蹙沓(cù tà):形容水流急速。
  • 鳌极(áo jí):传说中的巨鳌,支撑天地。
  • (niè):不安定。
  • 昆崙(kūn lún):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翻译

东吴的顾子是相公的客人,他扫绢画水又画石。天空冲击地面,河水怒号,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汹涌的波涛中。 它突然耸立,确实知道气势稳固,但鼓荡的波涛更显出它孤高的棱角。新题的墨迹还湿润,封缄后远寄,心意诚挚而劳苦。 昔日的相公平章掌握军国大事,坚持正义,有着排山倒海的力量。他坚定如汉代的汲黯,年老而纯粹,超过了唐代的魏征。 他的言论违背了谏阻,离去时何其决绝,面对群情激愤,他的面色不变。同时,门客中顾子最为亲近,梦中也怀念这位伟人。 巍峨的砥柱,公实与之相似,顾子歌颂的情感句句真切。画者是谁,笔法更新,数尺绢面上展现出嶙峋的山势。 这使得观看者不禁回首,堂上仿佛能听到河水的吼声。山势险峻,似乎有虎豹盘踞,水流急速,仿佛见到蛟龙奔腾。 奇异怪状,常使人心生畏惧,孤危之地,定有神明守护。你不见,巨鳌有时不安,昆仑山有时翻覆,但砥柱啊,砥柱,你永远安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顾子画作中的砥柱山,赞美了顾子的艺术才华和相公的坚定品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天冲地击河怒号”、“嶷嶷一柱当洪涛”,展现了砥柱山的雄伟与坚定。同时,通过对相公平章的描述,表达了对坚定不移、担当重任的人物的敬仰。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顾子画作和相公品格的高度赞扬。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