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庐山周颠碑歌
庐山绝顶白鹿台,上有御制周颠碑。石龟下蹲高结螭,天葩震烈云汉回。
文古两汉仍过之,忆昔草昧龙虎斗,黄旗紫盖颠能知。
颠也似真还似痴,帝非感悟宁用兹。百年势移功渐泯,碑亭毁裂将及碑。
诃持白昼鬼神泣,光耀天阴雷电随。先朝虽允僧奏劄,修葺其如归有司。
有司有司颠莫疑,试看碑文碑后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制:皇帝亲自撰写。
- 庐山:位于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周颠:人名,可能是一位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人物。
- 石龟:指碑座,常雕刻成龟形。
- 螭(ch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无角的龙。
- 天葩:指天上的花,比喻文采华美。
- 震烈:震动强烈。
- 云汉:银河,也泛指天河。
- 草昧:指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
- 黄旗紫盖:古代帝王的仪仗,这里指代帝王。
- 感悟:领悟,觉悟。
- 泯:消失,磨灭。
- 诃持:大声呵斥,这里指保护。
- 奏劄:奏章,指上奏的文书。
- 修葺:修理,修缮。
- 有司:指官府,政府部门。
翻译
庐山最高峰上有一座白鹿台,上面竖立着皇帝亲自撰写的关于周颠的碑文。碑座雕刻成石龟形状,上面蹲着高大的螭龙,碑文华美震动天河。 其文采不仅超越了两汉,还更加出色。回忆起那混沌初开、龙虎相争的时代,周颠能够预知黄旗紫盖的帝王。 周颠看似真实又似痴狂,若非皇帝领悟,怎会用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功绩逐渐被人遗忘,碑亭也毁裂,即将波及到碑文。 白天保护它时,鬼神都会哭泣,它的光芒在阴天也能引来雷电。虽然先朝皇帝曾批准僧人的奏章,修缮工作却归于官府。 官府啊,不要怀疑周颠,看看碑文和碑后的诗就知道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庐山上的御制周颠碑,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传奇。诗中“文古两汉仍过之”一句,既赞美了碑文的文采,也暗示了周颠的不凡。后文通过对周颠预知能力的回忆,以及对碑文保护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