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洪法寺后冈

暄阳入广墟,平阡暧烟芜。 税鞅寻高禅,陟丘眺袖都。 白日丽中衢,青霏蔼林岨。 碧草一何萋,丛葩亦已敷。 累累谁氏坟,崷崒三浮屠。 凿石锢九泉,雄构耀城隅。 舆台盗绮衣,苔藓封丹枢。 矫首视天宇,剡剡浮云徂。 崇名古所钦,多藏秪区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暄阳:温暖的阳光。
  • 广墟:宽广的废墟。
  • 平阡:平坦的小路。
  • 暧烟芜:朦胧的烟雾覆盖的荒草地。
  • 税鞅:解开马的缰绳,指休息。
  • 高禅:高僧。
  • 陟丘:登上小山。
  • 袖都:指京城。
  • 白日丽中衢:阳光照耀在街道上。
  • 青霏蔼林岨:青色的雾气笼罩着山林。
  • 碧草一何萋:碧绿的草多么茂盛。
  • 丛葩:丛生的花朵。
  • :开放。
  • 崷崒:高耸。
  • 三浮屠:三座佛塔。
  • :封闭。
  • 九泉:指地下深处,比喻坟墓。
  • 雄构:宏伟的建筑。
  • 城隅:城角。
  • 舆台:古代官名,这里指官员。
  • 绮衣:华丽的衣服。
  • 丹枢:红色的门枢,指门。
  • 矫首:抬头。
  • 剡剡:闪烁的样子。
  • 浮云徂:浮云飘过。
  • 多藏秪区区:积聚的财富只是微不足道。

翻译

温暖的阳光照进宽广的废墟,平坦的小路上朦胧的烟雾覆盖着荒草地。我解开马的缰绳,寻找高僧休息,登上小山眺望京城。阳光照耀在街道上,青色的雾气笼罩着山林。碧绿的草多么茂盛,丛生的花朵也已经开放。那些是谁家的坟墓,三座高耸的佛塔显得格外雄伟。凿石封闭了深处的泉水,宏伟的建筑在城角闪耀。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服,门上覆盖着苔藓。我抬头望向天空,闪烁的浮云飘过。那些古老的声名令人钦佩,但积聚的财富只是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诗人游历洪法寺后冈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暄阳入广墟”、“碧草一何萋”,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同时,通过对人文景观的描写,如“雄构耀城隅”、“多藏秪区区”,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哲理之思。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