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信州茗和郑子

厥草有佳种,灵味固无匹。 丰内谢华干,卑丛类谦抑。 阳和散林彩,修修吐英特。 濯影金屑泉,敷芬玉岩侧。 完馨重伊始,漙露浥其色。 采掇屈柔腕,制之成我德。 三缄附贡品,遂入君子食。 入鼎沸银浪,随风可倾国。 涤烦古有经,通仙讵堪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其,它的。
  • 灵味:美妙的味道。
  • 丰内谢华干:内部丰富而外表朴实。
  • 卑丛:低矮的茶树丛。
  • 修修:形容茶叶的形态。
  • 英特:出众,独特。
  • 濯影:洗涤后的影子,此处指茶叶在水中浸泡的样子。
  • 金屑泉:比喻泉水清澈,有如金屑。
  • 敷芬:散发香气。
  • 完馨:完整的香气。
  • 漙露:露水。
  • 柔腕:柔软的手腕,指采茶的手。
  • 三缄:密封三次,表示慎重。
  • 银浪:比喻沸腾的水。
  • 涤烦:消除烦恼。
  • 通仙:与仙人相通,指茶的神奇功效。

翻译

这种草有着优良的品种,其美妙的味道无与伦比。内部丰富而外表朴实,低矮的茶树丛显得谦逊低调。阳光和煦地洒在林间,茶叶修长地吐露出独特的英姿。在清澈如金屑的泉水边洗涤,茶叶在玉岩旁散发着芬芳。香气完整地从一开始就浓郁,露水滋润着它的色泽。柔软的手腕采摘下来,制成茶叶,成就了我的品德。经过三次密封,作为贡品,进入了君子的饮食之中。放入沸腾的水中,随着风可以倾国倾城。古代有消除烦恼的经文,茶的神奇功效岂能被迷惑。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信州茗茶的品质与功效,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茶叶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以及泡茶时的美妙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金屑泉”、“银浪”等,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诗人通过对茶叶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