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篇奉寄周知李公
晨登大梁城,南望襄阳郭。
汉流趋何急,樊山气参错。
树高风来集,道大惟淹泊。
投沙理虽迫,召贾恩非薄。
幸且便山郡,聊游谢羁缚。
仰攀蹑孤岫,俯眺聆大壑。
寒江敛夕霁,远岩映林薄。
习池宴山简,英寮敞翠幕。
偶同携葛强,飞翰凌觞酌。
归闻铜鞮唱,行和岘山作。
览迹验物理,触叹徒今昨。
沉忧亮无益,流坎任所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梁城: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 襄阳郭:襄阳的外城,襄阳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
- 汉流:指汉江。
- 樊山:山名,位于襄阳附近。
- 参错:交错,错落。
- 淹泊:停留,滞留。
- 投沙:比喻隐居或放逐。
- 召贾:召见商人,这里指受到重用。
- 羁缚:束缚,限制。
- 蹑孤岫:登上孤峰。
- 聆大壑:倾听深谷的声音。
- 习池:地名,指习家池,古代名胜。
- 山简:山中的简朴生活。
- 英寮:英俊的同僚。
- 翠幕:绿色的帐幕,指美景。
- 葛强: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凌觞酌:举杯畅饮。
- 铜鞮唱:铜鞮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用铜鞮伴奏的歌曲。
- 岘山:山名,位于襄阳附近。
- 流坎:随波逐流,比喻随遇而安。
翻译
清晨登上大梁城,向南望去是襄阳的外城。汉江的水流显得多么急促,樊山的气势交错错落。树木高大,风来时聚集,道路宽广,只能停留。投向沙洲的隐居生活虽然紧迫,但召见商人的恩宠并不薄。幸运地且在山郡中得到便利,姑且游玩,谢绝束缚。仰望攀登孤峰,俯听深谷的声音。寒冷的江面在傍晚收敛了雨后的景象,远处的山岩映照着稀疏的林木。在习家池设宴,山中的简朴生活,英俊的同僚们敞开绿色的帐幕。偶然与葛强一同携带,飞快地举杯畅饮。归来时听到铜鞮伴奏的歌曲,行走中与岘山的作品相和。观察这些景象验证事物的道理,触动感叹,徒然地对比今昔。深沉的忧愁显然无益,随波逐流,任由所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厌倦。诗中“投沙理虽迫,召贾恩非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隐居的渴望,又不舍世俗的恩宠。最后几句“沉忧亮无益,流坎任所托”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