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百门山水尚矣颇有移家之志交春气熙忻焉独往述情遣抱四咏遂成示同好数子

浮海伤固穷,逾河叹诚迈。 濯缨万里流,高视九州外。 功成奔运徂,气至流飙代。 凄凄秋柯零,冉冉春条媚。 周览倦河坝,孤悰冀岩濑。 道以沉寂超,赏与崇深会。 岂惟超远情,亦因谢尘籁。 聿想山中人,风吹女萝带。 折麻凌险屼,采秀越森荟。 眷弥志终申,独往竟谁碍。 嵉嵉太行峰,峣峣百门对。 抗手别故欢,乘云美烟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海:乘船渡海。
  • 固穷:坚定的贫穷,指坚守清贫。
  • 逾河:越过河流。
  • 诚迈:真诚而远大。
  • 濯缨:洗涤冠缨,比喻超脱世俗,志向高洁。
  • 九州:古代中国的代称,指全中国。
  • 流飙:疾风。
  • 秋柯:秋天的树枝。
  • 冉冉:渐渐地。
  • 春条:春天的枝条。
  • 岩濑:山间的急流。
  • 沉寂:深沉而寂静。
  • 崇深:高远深邃。
  • 超远:超越常人,远大。
  • 谢尘籁:谢绝尘世的喧嚣。
  • 聿想:思念。
  • 女萝带:女萝,一种植物,带指其蔓延的形态。
  • 折麻:折断麻绳,比喻克服困难。
  • 采秀:采摘美丽的花朵。
  • 嵉嵉:高耸的样子。
  • 峣峣:高峻的样子。
  • 抗手:挥手告别。
  • 烟瀣:烟雾和露水,指山间清新的空气。

翻译

乘船渡海,我为坚守清贫而感到悲伤;越过河流,我叹息自己的真诚与远大。洗涤冠缨于万里长流,我高视阔步于九州之外。功成名就随运而去,疾风代至,秋天的树枝凄凉地落下,春天的枝条渐渐地显得妩媚。我周游遍览,疲倦于河坝之间,孤独的心愿希望能在山间的急流中得到满足。道路因沉寂而超越,赏识与高远深邃相会。不仅超越了常人的情感,也因谢绝尘世的喧嚣而得以清净。思念山中的人,风吹动着女萝的蔓延。克服困难,采摘美丽的花朵,穿越茂密的森林。眷恋之情终于得到满足,独自前往,又有谁能够阻碍。高耸的太行山峰,对峙着百门,我挥手告别旧日的欢乐,乘云享受山间清新的空气。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浮海”、“逾河”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追求高远志向的决心,而“濯缨万里流”则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秋柯零”、“春条媚”,诗人传达了对四季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美好的赞美。最后,诗人通过“抗手别故欢,乘云美烟瀣”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体现了其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升华的理想。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