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静画雪山图歌

周生雪山世稀见,远水近水一疋练。玉崖嵚崟插湖脚,粉笔徐移扫高阁。 琼枝铁柯两迥亚,龙鳞犀甲歘参错。林风飒飒急霰起,白日冰花逐毫落。 天愁地惨意各出,雾合飙回势逾恶。人言四时冬最难,周生善雪仍善山。 虚堂突立万仞壁,尺素乍转千重湾。彷佛寒封洛阳道,得无白拥蓝田关。 袁安甘卧几时起,退之遭窜终召还。倚山亭亭一孤松,仄崖峭壑盘其中。 分毛耸干一何杰,画者有意排严风。君不见古来梁栋必此物,愿君爱之频拭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嵚崟 (qīn yín):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 迥亚 (jiǒng yà):形容高远的样子。
  • (xū):忽然。
  • 参错 (cēn cuò):错落不齐。
  • (xiàn):小冰粒,俗称雪子。
  • 琼枝铁柯:形容树木枝干坚硬如铁,枝条如玉。
  • 飒飒 (sà sà):形容风声。
  • 尺素:指小幅的绢或纸,这里指画纸。
  • 蓝田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
  • 袁安:东汉时期的名士,以清廉著称。
  • 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字。
  • 仄崖峭壑:形容山崖陡峭,沟壑深邃。
  • 分毛耸干:形容树木枝叶分明,主干挺拔。
  • 排严风:抵御严寒的风。

翻译

周生的雪山图世间罕见,远处的山水如同一匹细练。玉石般的山崖高耸入湖,粉笔缓缓移动,描绘着高阁。 琼枝铁柯的树木高耸入云,龙鳞犀甲般的山石错落有致。林中风声飒飒,急速的雪子随风而起,白日的冰花随着笔触落下。 天地间愁惨的气氛各自显现,雾气聚合,风势更加凶猛。人们说四季之中冬天最难描绘,但周生不仅擅长画雪,也擅长画山。 空旷的堂屋中突然耸立起万仞高的山壁,小幅的画纸上转瞬间展现出千重湾流。仿佛寒冷封锁了洛阳的道路,难道不是白雪覆盖了蓝田关吗? 袁安甘愿长卧不起,退之遭遇流放最终还是被召回。靠着山的亭亭一棵孤松,陡峭的山崖和深邃的沟壑盘绕其中。 分明的枝叶和挺拔的主干是多么杰出,画者有意让它们抵御严寒的风。你不见自古以来,栋梁之材必是此物,愿你珍惜它,频繁地擦拭拂拭。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周文静的雪山图,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的雪山、树木和山石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玉崖嵚崟”、“琼枝铁柯”等,形象地表达了画作的细腻与生动。同时,诗人通过对冬日山景的描绘,展现了周生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理解。结尾处,诗人以孤松比喻栋梁之材,寄托了对周生画作的珍视与期望。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