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十景莲花峰

· 贝琼
雁塔高千尺,东南远建标。 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 铎受天风震,梯经劫火烧。 四贤谁复继,千古意寥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鹫:指灵鹫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西湖十景之一。
  • 莲花峰:灵鹫山的主峰,形似莲花,故名。
  • 雁塔:指灵鹫山上的塔,这里用以象征高耸的建筑物。
  • 建标:建立标志,指塔作为地标。
  • :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塔上的风铃。
  • 四贤:指历史上四位贤人,具体指谁不详,可能是指与灵鹫山或莲花峰有关的历史人物。

翻译

雁塔高耸千尺,位于东南方,远望如建立的标志。 江山之间,过往的客人留下了足迹,日月更迭,记录着前朝的历史。 塔上的风铃在天风中震响,梯子经过劫火焚烧,留下了痕迹。 那四位贤人谁能再继其后,千古之间,意境显得寥寥无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灵鹫山莲花峰上的雁塔,通过塔的高耸、风铃的响声、梯子的痕迹,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诗中“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一句,既表达了江山美景吸引着过往的旅人,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历史的长河中,前朝的辉煌已成为过去。结尾的“四贤谁复继,千古意寥寥”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后继无人的感慨,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贝琼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洪武初聘修元史,六年除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十一年致仕。有《清江文集》。 ► 5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