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凄霜变为雹,二气敛而藏。天道有代谢,人谋岂怕臧。 北杓酌元化,亭亭自低昂。上帝栖紫宫,众纬错以行。 谓山盖高,有梯可陟。谓渊盖深,有舟可涉。自非双黄鹄,天路安可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凄霜:寒冷的霜。
  • :冰雹。
  • 二气:指阴阳二气。
  • 代谢:交替变化。
  • 人谋:人的智谋或计划。
  • 怕臧:担忧或害怕。
  • 北杓:北斗七星。
  • 元化:自然的变化。
  •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 低昂:高低起伏。
  • 紫宫:古代神话中天帝的居所。
  • 众纬:众多星辰。
  • 错以行:交错运行。
  • :表示推测或疑问的语气词。
  • :登高。
  • :深水。
  • :渡过。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能高飞。
  • 天路:通往天上的路。
  • :踏,踩。

翻译

寒冷的霜变成了冰雹,阴阳二气收敛隐藏。自然界有交替变化,人的智谋又何须担忧。 北斗星引导着自然的变化,高高耸立,起伏不定。天帝居住在紫宫中,众多星辰交错运行。 如果说山很高,有梯子可以登上去。如果说水很深,有船可以渡过去。但若不是传说中的双黄鹄,通往天上的路又怎能踏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天体运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凄霜变为雹”和“二气敛而藏”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而“天道有代谢”则揭示了自然规律的恒常与不可违。后文通过对北斗星和天帝紫宫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宏大与神秘。最后,通过对比山高水深与天路的难以触及,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满了哲理性和想象力。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