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问答二首
长跪牵客裾,故乡今何如。
客起长跪言,故乡不可居。
坟垄既芜没,宁复识田庐。
邻巷鲜故人,族属半丘墟。
岩岩高山谷,今为官路衢。
主人聆客言,涕泗交涟如。
离乡三十载,少女为人姑。
迩者日以亲,远者日以疏。
狐狸知故穴,牛马知故阹。
愿为连理树,托根北山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跪:长时间跪着。
- 裾(jū):衣服的前襟。
- 坟垄:坟墓。
- 族属:家族成员。
- 丘墟:废墟。
- 岩岩:高耸的样子。
- 官路衢:官道,大路。
- 涕泗交涟如:眼泪和鼻涕交织流淌。
- 少女:年轻的女子。
- 人姑:别人的妻子。
- 迩者:近亲。
- 连理树: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亲密无间的朋友。
- 托根:扎根。
翻译
我长时间跪着拉着客人的衣襟,询问故乡的现状如何。客人起身也长时间跪着回答,说故乡已经不适合居住了。坟墓已经荒芜,无法辨认出田地和房屋。邻近的巷子里几乎没有熟人,家族成员也多半散居在废墟之中。高耸的山谷,现在变成了官道。主人听了客人的话,眼泪和鼻涕交织流淌。离开故乡已经三十年,年轻的女子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近亲日益亲近,远亲日益疏远。狐狸知道旧时的巢穴,牛马知道旧时的围栏。我愿意成为连理树,扎根在北山的角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主人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故乡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诗中,“长跪”体现了主人对故乡的深切关怀与敬重,而客人的回答则描绘了故乡的荒凉与变迁,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主人听后的“涕泗交涟如”更是情感的爆发,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无奈。结尾的“愿为连理树,托根北山隅”则寄托了对故乡不变的情感与希望,即使环境变迁,内心的情感依旧如连理树般紧密相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