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问答二首

长跪牵客裾,故乡今何如。 客起长跪言,故乡不可居。 坟垄既芜没,宁复识田庐。 邻巷鲜故人,族属半丘墟。 岩岩高山谷,今为官路衢。 主人聆客言,涕泗交涟如。 离乡三十载,少女为人姑。 迩者日以亲,远者日以疏。 狐狸知故穴,牛马知故阹。 愿为连理树,托根北山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跪:长时间跪着。
  • (jū):衣服的前襟。
  • 坟垄:坟墓。
  • 族属:家族成员。
  • 丘墟:废墟。
  • 岩岩:高耸的样子。
  • 官路衢:官道,大路。
  • 涕泗交涟如:眼泪和鼻涕交织流淌。
  • 少女:年轻的女子。
  • 人姑:别人的妻子。
  • 迩者:近亲。
  • 连理树: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或亲密无间的朋友。
  • 托根:扎根。

翻译

我长时间跪着拉着客人的衣襟,询问故乡的现状如何。客人起身也长时间跪着回答,说故乡已经不适合居住了。坟墓已经荒芜,无法辨认出田地和房屋。邻近的巷子里几乎没有熟人,家族成员也多半散居在废墟之中。高耸的山谷,现在变成了官道。主人听了客人的话,眼泪和鼻涕交织流淌。离开故乡已经三十年,年轻的女子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近亲日益亲近,远亲日益疏远。狐狸知道旧时的巢穴,牛马知道旧时的围栏。我愿意成为连理树,扎根在北山的角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主人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故乡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诗中,“长跪”体现了主人对故乡的深切关怀与敬重,而客人的回答则描绘了故乡的荒凉与变迁,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主人听后的“涕泗交涟如”更是情感的爆发,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无奈。结尾的“愿为连理树,托根北山隅”则寄托了对故乡不变的情感与希望,即使环境变迁,内心的情感依旧如连理树般紧密相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