灉江隐者短歌行

美人家住灉江干,石泉夏五生清寒。杨柳千条堪系马,筼筜万个待栖鸾。 栖鸾系马阴阴里,叠嶂回峦望中起。何似王维住辋川,更胜陶潜归栗里。 方今天子思隆平,丝纶屡下收群英。君胡不随时变化,肯抱长材甘贱贫。 贱贫亦可甘,富贵亦可为。丈夫不用则已矣,一用当为天下奇。 伊尹躬耕太公钓,商周之业非轻小。即从苦旱化甘霖,四海苍生都济了。 贤豪舒卷岂寻常,吾亦拂衣可同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灉江(yōng jiāng):古代河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筼筜(yún dāng):一种竹子,常用于比喻高洁。
  • 辋川(wǎng chuān):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唐代诗人王维曾在此隐居。
  • 栗里(lì lǐ):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东晋诗人陶渊明曾在此隐居。
  • 丝纶(sī lún):古代指皇帝的诏书。
  • 伊尹(yī yǐn):商朝初期的政治家,曾辅佐商汤灭夏。
  • 太公钓(tài gōng diào):指姜太公钓鱼,传说中他曾在渭水边钓鱼,后被周文王发现并重用。

翻译

美人家住在灉江边,夏日里石泉清凉。杨柳千条可以系马,筼筜竹林万株等待着凤凰栖息。 凤凰栖息,马儿系在阴凉处,重重叠叠的山峦在眼前起伏。这景象何其似王维居住的辋川,更胜过陶潜归隐的栗里。 当今皇帝渴望国家繁荣,屡次下达诏书招揽英才。你为何不顺应时势,却甘愿抱着才华而贫贱? 贫贱也可以甘心,富贵也可以追求。大丈夫若不施展才华则已,一旦施展,必当震惊天下。 伊尹曾躬耕,太公曾钓鱼,商周的基业何其重要。若能从苦难中化作甘霖,四海之内的苍生都将得到救济。 贤豪的舒展与收敛岂是寻常之事,我也将拂袖而去,与你同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灉江边的美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何似王维住辋川,更胜陶潜归栗里”一句,既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后文通过对伊尹、太公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渴望,以及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周是修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