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歌
野人高卧神仙窟,夜半南星烂水国。
蟾蜍光射白云开,有客踏花山径没。
携轴虚章借彩毫,被弦入管格调高。
幽人冰骨照人彩,半百风花鬓绿毛。
山中蓂荚今几叶,石上菖阳尽九节。
手栽松树尽生苓,梦落清风醉明月。
蟠桃初熟如金黄,龙唇凤翼清琳琅。
倚霞椿树三万丈,舞衣轻拂珊瑚香。
风静玉钩帘半揭,白鹤登堂来拜客。
仙童妙舞莲花旋,驼酥斜注荷筒碧。
玉铛醉湿红?毹,宝篆香迟明晰晰。
到来不数桃源翁,世人那得如君同。
坐忘日月缠龟息,笑指乾坤入鸟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寿:树木名,可做手杖,古代多为老者所持。
- 南星:星名。
- 水国:多河流、湖泊的地区。
- 蟾蜍(chán chú):也叫蛤蟆há ma。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
- 蓂荚(míng ji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 菖阳:菖蒲。
- 苓:茯苓。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 琳琅:美玉,比喻美好珍贵的事物。
- 玉钩:窗帘上的挂钩。
- ?毹(tú shū):毯子的一类。
翻译
隐士在神仙居住的地方高枕而卧,半夜时分南星灿烂于水泽地区。蟾蜍的光芒照射使白云散开,有客人踩踏花山的小径被淹没。携带诗轴徒具形式借用彩笔,配乐入管格调高雅。清幽之人如冰的骨骼映照着人的风采,年过半百经历了许多风花仍有乌黑的头发。山中的蓂荚如今已长了多少片叶子,石头上的菖蒲已尽是九节。亲手栽种的松树都长出了茯苓,梦落于清风沉醉于明月。蟠桃刚成熟如同金黄色,龙的嘴唇凤的翅膀清美而珍贵。依靠如彩霞的椿树有三万丈高,舞动的衣裳轻轻拂过珊瑚的香气。风吹静止时玉制的窗帘半揭开,白鹤登门来拜见客人。仙童优美的舞蹈如莲花旋转,骆驼奶斜着注入荷叶形状的碧玉容器。玉制的锅因酒而湿润了毯子,宝贵的香篆烟雾缓缓升腾明晰可辨。到来的人不比桃源那位老翁,世间之人哪能像你这般相同。坐着忘却了日月像乌龟呼吸般长久,笑着指着乾坤如同进入鸟笼般。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奇幻和浪漫的色彩。诗中描绘了一个宛如仙境般的地方,有高卧的隐士、灿烂的南星、神秘的蟾蜍、美丽的蓂荚、菖蒲等,营造出一种空灵而超脱俗世的氛围。诗中的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如优雅的幽人、美妙的仙童等。整体展现出一种对自由、闲适、超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通过各种奇妙的景象和事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奇幻莫测的意境。词语丰富,想象奇特,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