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朝:腊月初一的早晨。
- 筵:宴席。
- 阁:楼阁。
- 枯树:干枯的树木。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掌中杯:手中的酒杯。
- 山河文物:指国家的地理和文化遗产。
- 衣冠:指文人或士人的服饰,也泛指文人的风范。
- 异地材:不同地方的人才。
- 萧萧:形容风声。
- 玉梯:华美的楼梯。
- 扶醉:扶着醉酒的人。
翻译
在腊月初一的早晨,宴席在雪边开启, 楼阁上,风从万里之外回旋。 干枯的树木在观看时显得湿润, 飘落的花瓣偏偏落入掌中的酒杯。 山河与文物,将来或许成为诗赋的题材, 今古的衣冠,却是不同地方的人才。 举目望去,风声萧萧,天色已变, 扶着醉酒的人,更登上华美的楼梯,向台顶攀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雪日早晨的宴会场景,通过“雪边开”、“万里回”的风、“枯树”与“飞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既寒冷又带有诗意的氛围。诗中“山河文物”与“今古衣冠”的对比,反映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多样性。结尾的“玉梯扶醉更登台”则表现了诗人不畏严寒,醉心于自然与文化的豪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