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铅山: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
- 陆趋:陆地行走,急速前进。
- 南岩寺:寺庙名,位于铅山。
- 宦子:做官的人。
- 回回:曲折,弯弯曲曲。
- 冬烧:冬日的炊烟。
- 村舂:村中捣米的声音。
- 水旋:水车旋转的声音。
- 疾徐应:快慢有节奏地响应。
- 滩雁:河滩上的雁群。
- 钟鸣:寺庙钟声响起。
- 松火:松木燃烧的火光。
- 竹深:竹林深处。
- 石扉:石门。
翻译
北风穿过南山,树木稀疏,关西的官员常思念归乡。远处的烟雾朦胧,山谷中的阳光渐渐昏暗,前方的路弯弯曲曲,冬日的炊烟微微升起。村中捣米声和水车旋转声快慢有节奏地响起,河滩上的雁群在夜晚惊飞,高低不一。钟声响起,骑马的人聚集,南岩寺近在咫尺,松木燃烧的火光照亮了竹林深处的石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李梦阳在铅山南岩寺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北风、南山、稀疏的树木、远烟、谷日、冬烧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冬日傍晚氛围。通过“村舂水旋疾徐应,滩雁夜惊高下飞”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节奏和自然界的动态美。最后,钟鸣、松火、竹深、石扉等元素的引入,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