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彭君幽居

新霁隔城江色来,僻居春暮径花开。 当门银杏有千岁,穿叶黄鹂能百回。 南徼云沙曾杖钺,北山薇蕨且衔杯。 波深五月鲥鱼至,独钓吟行鸥不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霁:雨后天晴。
  • 僻居:偏僻的居所。
  • 银杏:一种树龄极长的树种,此处用以象征长寿。
  • 穿叶黄鹂:黄鹂鸟在树叶间穿梭,形容其灵活。
  • 南徼:指南方的边疆。
  • 云沙:指边疆的沙漠。
  • 杖钺:古代兵器,这里指执掌兵权。
  • 北山薇蕨:指隐居山林,采薇蕨为食。
  • 衔杯:饮酒。
  • 鲥鱼:一种美味的鱼,夏季洄游至江河。
  • 独钓:独自钓鱼。
  • 鸥不猜:指与鸥鸟为伴,互不猜疑,形容心境宁静。

翻译

雨后天晴,江边的景色随着城墙延伸而来,偏僻的居所在春暮时分,小径旁的花儿竞相开放。门前那棵银杏树已有千年之久,黄鹂鸟在树叶间穿梭,一年能来回百次。我曾在南方边疆的沙漠中执掌兵权,如今却在北山的薇蕨间饮酒自乐。虽然江水深邃,到了五月鲥鱼就会到来,我独自钓鱼吟诗,与鸥鸟为伴,彼此间毫无猜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李梦阳在幽静居所的春暮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新霁”、“银杏”、“黄鹂”等意象生动传神,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往昔与现今生活的对比,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淡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