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孟御史

长沙贾谊君仍远,南涉三湘复九疑。 虎豹深山聊深雾,蛟龙得雨固须时。 行藏学阁苍梧夕,鼓角夷城白发悲。 怅望适荆心岂忝,飘零极海趐非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给。
  • 孟御史: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御史为官职名。
  • 贾谊:西汉初年的文学家、政治家,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 三湘:指湘江流域,湖南的别称。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传说中舜帝葬于此。
  • 虎豹深山:比喻险恶的环境。
  • 蛟龙得雨: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
  • 行藏:行踪,去向。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
  •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传令的鼓声和号角声。
  • 夷城:边远的城池。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适荆:前往荆州。
  • 心岂忝:心中岂能不感到惭愧。
  • 飘零:漂泊无依。
  • 极海:遥远的海边。
  • 趐非垂:翅膀并未垂下,比喻仍有斗志。

翻译

寄给孟御史的信中,我写道:你如同被贬的贾谊,离长沙更远,南渡湘江,又穿越九疑山。深山中虽有虎豹,但雾气终会散去;蛟龙若得雨水,时机一到必能腾飞。你在苍梧的学阁中,夕阳下思索着去向;在边远的城池,白发间回荡着鼓角声,心中充满悲凉。我惆怅地望着你前往荆州的方向,心中怎能不感到惭愧;即使漂泊到遥远的海边,我的斗志并未消沉。

赏析

这首诗是李梦阳寄给孟御史的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与自身的不屈斗志。诗中,“贾谊”、“三湘”、“九疑”等典故和地名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地域特色。同时,“虎豹深山”与“蛟龙得雨”的对比,既描绘了环境的险恶,又暗示了希望与机遇。结尾的“怅望”与“飘零”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坚持,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弃追求的精神风貌。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