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宝夫将游朗宁过访啸楼止宿有赠次其韵

小楼春水上,客到梦俱澄。 笑指东方白,遥看旭日升。 在家能出世,有发亦为僧。 但自空诸有,何从得未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阮宝夫:人名,诗中的客人。
  • 朗宁:地名,可能是指广西南宁。
  • 啸楼:地名或建筑名,诗中提到的地点。
  • 止宿:停留过夜。
  • 有赠:有所赠言或赠诗。
  • 次其韵:按照对方的诗韵作诗。
  • 东方白:指黎明时分东方的天空开始变亮。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在家:指世俗生活。
  • 出世:脱离世俗,多指修行或隐居。
  • 有发:指未剃度的僧人,或泛指普通人。
  • 为僧:成为僧侣。
  • 空诸有:放下所有的事物,达到无我之境。
  • 未曾:未曾经历过的。

翻译

小楼依傍着春水,客人到来,梦境都变得清澈。 笑着指向东方渐渐泛白的天空,远远地看着旭日缓缓升起。 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达到出世的心境,即使有发未剃,也能像僧侣一样修行。 只要能放下所有的事物,哪里还有什么未曾经历的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客人在春水旁的小楼共度一夜的情景,通过黎明的景象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诗中“在家能出世,有发亦为僧”一句,巧妙地将世俗与出世、有发与为僧相对比,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追求心灵上的超脱。最后两句“但自空诸有,何从得未曾”更是深化了主题,强调了放下一切、达到无我之境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7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