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登大观楼

春晴惟七日,登眺兴应饶。 残白留梅萼,新青到柳条。 水光侵绮席,楼势逼丹霄。 正好寻诗景,重来不费招。
拼音

所属合集

#人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七。
  • 登眺:登高远望。
  • 兴应饶:兴致应该很丰富。
  • 残白:残留的白色,这里指梅花未落尽的花瓣。
  • 梅萼:梅花的萼片。
  • 新青:新鲜的绿色。
  • 柳条:柳树的枝条。
  • 绮席:华丽的席子,这里比喻华美的场景。
  • 丹霄:天空,因其呈红色而得名。
  • 寻诗景:寻找作诗的灵感或景致。

翻译

在春光明媚的第七日,我登上了大观楼,心情愉悦,兴致盎然。 梅花虽已凋零,但仍有些许白色的花瓣挂在枝头;而柳树的枝条上,新鲜的绿色已经开始显现。 水面的波光映照在华丽的场景中,楼阁的气势直逼红霞满天的天空。 此时正是寻找作诗灵感的好时机,下次再来,无需他人邀请,我自会重游此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登楼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梅花和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中“残白留梅萼,新青到柳条”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更迭。后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楼阁的气势与天空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李良柱

李良柱,番禺人。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官广西布政司参议。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