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 ·听唐韩如弹琴

· 沈谦
自钟期死后碎瑶琴,古调向人难。正张华石上,苏公泉侧,泪血斑斓。打叠移宫换羽,袖手且盘桓。谁在东江市,霹雳重弹。 最苦长门秋怨,可为予改操,白雪幽兰。奈无端五岳,膈上心间闻。但从来、读骚饮酒,问傍人、此意不相关。祇博得万山俱响,风急云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精通音律,与伯牙为知音。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钟子期都能领会,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 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此处泛指琴。
  • 张华石:张华是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这里“张华石”可能具体所指与张华相关的某一石景,或许与典故或当时文化背景有关 。
  • 苏公泉:当与某位姓苏的名人有关的泉,具体指代待考,从旁证推测可能与苏轼之类苏姓名人有涉。
  • 打叠:整理、安排,这里可理解为调动(弹奏技巧)。
  • 移宫换羽:宫、羽均为古代五音之一,“移宫换羽”原指乐曲换调。这里表示变换弹琴的曲调。
  • 盘桓:徘徊、逗留。
  • 东江市:具体所指并不明确,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具有某种特定寓意的地方意象。
  • 霹雳重弹:“霹雳”本为雷声,形容巨响。此处指猛地弹奏出响亮强劲的琴音 。
  • 长门秋怨: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被幽禁于此。“长门秋怨”代表一种哀怨愁绪的主题或琴曲。用于借指失宠或被冷落的哀怨情感。
  • 改操:改变琴曲的弹奏,这里指改变弹奏的曲目风格。
  • 白雪幽兰:“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的高雅乐曲;“幽兰”常被引喻为具有高洁品质的意象或作为一种典雅的琴曲名,代表高雅的音乐风格。
  • 无端:无缘无故,这里表示没来由地。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里用“五岳”意象表示心中积聚着像五岳那样沉重难移的情感或思虑。
  • 膈上心间闻:在胸口、心间感觉到、萦绕着(某种情感)。
  • 读骚饮酒:“读骚”,“骚”指《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读《离骚》往往象征着读书人抒发内心的忧愤之情。“读骚饮酒”是文人表达内心不满、愤懑或寻求情感慰藉的一种传统方式。
  • ****祇(zhǐ):同“只”,仅仅。

翻译

自从钟子期死后伯牙就摔碎了瑶琴,古时的高雅琴调向人倾诉已是难事。此时在张华石旁、苏公泉边,悲痛的泪水与鲜血交织,一片斑斓。收拾心情调动各种弹奏技巧,却只能袖手徘徊。不知谁在东江市,猛地又弹出响亮的琴声。 最让人痛苦的是像长门宫中传出的秋夜哀怨之情,能否为我更换弹奏,改为如《白雪》《幽兰》那般高雅的曲调。无奈无缘无故地,心间就像压着五岳一样沉重。平日里总是读着《离骚》借酒消愁,问旁人,他们却对此意全然无关。最后只是引得万山回响,狂风急切,乱云飞翻。

赏析

这首词围绕听琴展开,开篇以钟子期和伯牙的典故起笔,奠定了知音难觅、古调难传的深沉基调。张华石、苏公泉这些特定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伤的氛围。“泪血斑斓”的描述,将词人内心的痛苦推到极致。词中“移宫换羽”“袖手盘桓”等细节,生动展现了弹者在弹奏时内心的起伏与纠结。

下阕着重抒发内心感受,以“长门秋怨”借指自己的哀怨,希望能听到高雅曲调来排遣。“无端五岳,膈上心间闻”则极其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沉甸甸的愁绪。“读骚饮酒,问傍人、此意不相关”深刻体现出词人知音难寻的孤独与无奈。最后“祇博得万山俱响,风急云翻”气象雄浑,以宏大的景象作结,既烘托出内心汹涌的情感,又暗示着内心的孤独虽不能被常人理解,但与自然天地共鸣,增添了一种悲壮、寂寥之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开阔高远,用词精巧,不失为佳作 。

沈谦

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