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宗:指明朝宣宗皇帝。
- 玉殿:指皇宫。
- 空山:空旷的山野。
- 野寺:荒野中的寺庙。
- 霜黄:指秋天霜降后树叶变黄。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 虎贲:古代皇帝的卫士。
- 移大内:指皇宫迁移。
- 龙舸:装饰有龙形的船,指皇帝的船。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芙蓉:荷花。
- 断绝:凋谢。
- 秋江:秋天的江水。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饰。
- 凄凉:形容孤寂悲凉。
- 夜月:夜晚的月亮。
- 孤:孤独。
- 调?(tú):调制饲料。
- 三相国:指三位宰相。
- 垂拱:指无为而治。
- 愁无:无愁。
翻译
宣宗的皇宫空荡荡地遗留在山野之中,荒野寺庙里的梧桐树在秋霜中渐渐变黄。不见了皇帝的卫士迁移皇宫的踪迹,只听说皇帝的龙船仍在西湖上嬉戏。荷花凋谢,秋江显得更加冷清,夜晚的月亮下,环佩声声,显得格外凄凉孤独。辛苦地为三位宰相调制饲料,十年来皇帝无为而治,心中却无一丝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宣宗时期皇宫的荒凉景象和皇帝的悠闲生活。通过对空山、野寺、霜黄的梧桐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中“不见虎贲移大内,尚闻龙舸戏西湖”一句,既表现了皇宫的变迁,又暗含了对皇帝不问政事、沉溺享乐的批评。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宰相的辛劳和皇帝的无忧无虑,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时政的深刻思考和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