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八首

宣宗玉殿空山里,野寺霜黄销碧梧。 不见虎贲移大内,尚闻龙舸戏西湖。 芙蓉断绝秋江冷,环佩凄凉夜月孤。 辛苦调?三相国,十年垂拱一愁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宗:指明朝宣宗皇帝。
  • 玉殿:指皇宫。
  • 空山:空旷的山野。
  • 野寺:荒野中的寺庙。
  • 霜黄:指秋天霜降后树叶变黄。
  • 碧梧:青翠的梧桐树。
  • 虎贲:古代皇帝的卫士。
  • 移大内:指皇宫迁移。
  • 龙舸:装饰有龙形的船,指皇帝的船。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芙蓉:荷花。
  • 断绝:凋谢。
  • 秋江:秋天的江水。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饰。
  • 凄凉:形容孤寂悲凉。
  • 夜月:夜晚的月亮。
  • 孤:孤独。
  • 调?(tú):调制饲料。
  • 三相国:指三位宰相。
  • 垂拱:指无为而治。
  • 愁无:无愁。

翻译

宣宗的皇宫空荡荡地遗留在山野之中,荒野寺庙里的梧桐树在秋霜中渐渐变黄。不见了皇帝的卫士迁移皇宫的踪迹,只听说皇帝的龙船仍在西湖上嬉戏。荷花凋谢,秋江显得更加冷清,夜晚的月亮下,环佩声声,显得格外凄凉孤独。辛苦地为三位宰相调制饲料,十年来皇帝无为而治,心中却无一丝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宣宗时期皇宫的荒凉景象和皇帝的悠闲生活。通过对空山、野寺、霜黄的梧桐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诗中“不见虎贲移大内,尚闻龙舸戏西湖”一句,既表现了皇宫的变迁,又暗含了对皇帝不问政事、沉溺享乐的批评。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宰相的辛劳和皇帝的无忧无虑,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时政的深刻思考和不满情绪。

李梦阳

李梦阳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 21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