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翮(yǔ hé):鸟羽的茎状部分,泛指鸟的翅膀。
- 穿墉(chuān yōng):穿墙。
- 潜身(qián shēn):隐藏身体。
- 暗齧(àn niè):暗中咬噬。
- 蠹木(dù mù):被虫蛀坏的木头。
翻译
有鸟有鸟名为蝙蝠,常伴美人占据华丽的屋宇。妖异的鼠类多年后羽翼长成,无法分辨雌雄,也没有明确的族群。它们擅长穿墙寻找缝隙,善于隐藏身体,白天潜伏,夜晚飞翔,厌恶明亮的灯光。虽然大厦依然屹立,但柱石已经倾斜,它们暗中咬噬栋梁,使木头变成了蛀虫的巢穴。
赏析
这首诗以蝙蝠为喻,描绘了它们在华屋中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对建筑物的破坏。诗中“妖鼠多年羽翮生”形容蝙蝠的异化,而“不辨雌雄无本族”则暗示了它们的混沌与无序。通过“穿墉伺隙善潜身”和“昼伏宵飞恶明烛”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蝙蝠的隐秘与夜行特性。最后两句“大厦虽存柱石倾,暗齧栋梁成蠹木”则深刻地揭示了蝙蝠对建筑物的潜在危害,隐喻了社会中某些隐秘而破坏性的力量。整体上,诗歌通过蝙蝠的形象,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