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独孤才四十,仕宦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赵昌八十馀,三拥大将旌。
为生信异异,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爱,一一无异情。
其类嗟叹惜,各各无重轻。
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舍彼复就此,去留何所萦。
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
但念行不息,岂忧无路行。
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
胡为神蜕体,此道人不明。
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
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荣荣:显赫,兴盛。
- 登朝:在朝廷任职。
- 清声:清廉的名声。
- 拥:持有,掌握。
- 旌:旗帜。
- 异异:特殊,不同寻常。
- 冥冥:深奥,不可知。
- 无重轻:不分轻重,同等重要。
- 万龄:万年,比喻长寿。
- 龟菌:龟和菌,比喻长寿和短命。
- 方:相比。
- 蜕骨:脱去旧骨,比喻重生。
- 蜕皮:蝉脱去旧皮,比喻更新。
- 持谢:持以感谢。
- 达观:通达的见解。
翻译
自古以来,谁能够不死,只是我们不再记得他们的名字。今年在京城内,无论老少,都有人死去。独孤才四十岁,仕途正显赫;李三三十九岁,在朝廷有清廉的名声。赵昌八十多岁,三次掌握大将的旗帜。他们的生活确实与众不同,但死亡时却同样深不可测。他们的家人哭泣,情感无一不同。他们的同类叹息惋惜,对每个人都不分轻重。无论是长寿的龟还是短命的菌,一旦死去,天地都归于平静。以此来比较我的病,我的病又何足为奇。即使今天死去,也足以了结一生。即使活到百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成就。何况我早已皈依佛教,这身体只是暂时的居所。舍弃它,又回归它,去留又有何牵挂。前身只是过往的痕迹,来世才是前程。只要不停地行走,又何必担心没有路可走。像龙一样脱去旧骨而不死,像蝉一样自鸣脱去旧皮。为何神要脱去身体,这一点人们不明白。持以感谢爱我的朋友,寄予仁慈的弟兄。吟咏这些可以通达的见解,世人的话又何足听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人的死亡的描述,表达了生死无常、人生短暂的哲理。诗中,“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一句,深刻揭示了无论寿命长短,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死后一切归于平静。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病痛与他人的死亡,表达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死亡不过是生命的一部分,无需过分惊恐。最后,诗人以佛教的视角看待生死,认为身体只是暂时的居所,真正的生命在于不断的修行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